09
2023-11近期,我校生态环境学院在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资源挖掘及全球气候变化等研究领域产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在国际高水平期刊连续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在基础研究领域再创佳绩,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2023年9月21日,Nature Water期刊以“Spontaneous electrochemical uranium extraction from wastewater with net electrical energy production”为题,发表了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王宇恒教授和陈帆副教授团队关于铀矿废...
22
2023-09核能是清洁低碳、稳定高效的基荷能源,在实现“双碳”目标、确保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证核燃料供应的安全和开采的环保是核能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铀作为重要的基础核燃料,目前主要来自陆地矿山开采。根据核能的发展趋势预测,陆地铀储备将在百年内枯竭。同时,在铀矿的开采和提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铀废水,威胁矿区周边生态环境安全。因此,铀矿废水处理及其资源化能够兼顾环境与能源效益,对...
24
2023-022023年2月24日(北京时间),Science(《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与国内外多家单位共同完成的题为“A population of stem cells with strong regenerative potential discovered in deer antlers”的论文。我校2020级博士研究生秦涛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我校邱强教授和王文教授,以及相关单位的研究人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在自然界中,壁虎断尾后不久就会长出新的尾巴,蝾螈四肢缺损后会长出新的肢体,这...
25
2021-11麂属动物是反刍亚目、鹿科、麂亚科的一类小型哺乳动物,因属内各物种间差异巨大的染色体数目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小麂、黑麂和贡山麂是我国特有的物种,黑麂是我国一级珍稀保护动物。赤麂分布在我国南方,南亚和东南亚的广大区域,是迄今发现的染色体数目最少的哺乳动物,雌性仅有6条染色体,雄性7条染色体。黑麂和贡山麂都有8条(雌性)和9条(雄性)染色体,但是它们的核型却不相同。小麂与人类一样,有46条染色体。我国一...
20
2021-04鲽形目鱼类(通常称作比目鱼)是迄今发现的地球上体型最为独特的硬骨鱼类之一。在漫长的底栖适应过程中,比目鱼类逐步演化出了扁平且不对称的体型结构,以更好的适应底栖生活。然而,关于比目鱼类的起源问题(单系/非单系起源)以及其独特体型结构形成的遗传基础一直有待阐明。北京时间2021年4月19日晚,国际著名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完成的题目为...
25
2020-122020年9月26日,由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办的2019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交流会暨青少年科普报告会”在深圳召开,会上对2019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成果进行颁奖。我院王文教授研究成果“反刍动物基因组进化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启示”被评为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该研究阐明了反刍动物进化和极端环境适应的机制,对器官再生、抗肿瘤、节律紊乱和骨质疏松等健康医学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2019年度项目成果经中国科...
28
2020-072016年以来,学院师生以西工大为第一完成单位或通讯单位在《Science》(3篇)《Science Advances》(2篇)《Nature Ecology Evolu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 (2篇)等国际经典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77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36篇,二区论文17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3篇,热点论文1篇,总共发表SCI论文138篇。发表专著2本,专利2项,科技奖励2项,举办大型学术会议3次。 秦岭生态与保护高峰论坛Science期刊封面生态环境...
版权所有 © 西北工业大学 ICP备案号 陕ICP备05010979